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811|回复: 0

道明菜花金灿灿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3-4-14 10:02:3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注册

×
道明菜花金灿灿 ·罗 敏 三月末的最后那个星期一,崇州的杨虎来电话,说崇州道明镇正在举行首届油菜花文化旅游节,还有一个采风活动,要我务必要参加来。说实话,崇州的崇阳、街子、怀远我是去过的,至于道明镇,还是第一次听说。杨虎说,白塔湖就在道明。 作为川西坝子上五县的崇州,人杰地灵,风物清嘉,自古有“蜀中之蜀”“蜀门重镇”之誉,自然人文景观丰富。去年九月,我与几个老同学专门到崇州去看罨画池、陆游祠和宫保府,结果都在维修,没有看成。无奈中,在崇州街上胡乱转悠了一圈,发现崇州市内城市塑像之多,这在成都周边县市中少见。塑像多为本地历史人物:如东晋《华阳国志》的作者常璩,晚唐诗人唐求,著《经史证类备急本草》的北宋医学家唐慎微。其他塑像还有两任蜀州通判的陆游,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的赵忭等,而塑像质量都不错。城市雕像作为一种城市公共艺术,它是一个城市文化终端的体现,也是城市文明的一面镜子,它真实、形象地反映了崇州这座文化古城的精神面貌。每一座塑像都留住了一段历史,每一段历史又成就了一个新的文化景点,美化了环境,传承了文明,城市的形象得以提升,厚重的文化底蕴又得到彰显。 “江湖四十余年梦,岂信人间有蜀州。”陆放翁这两句诗,今天读来依旧令人信服。因此,崇州给我的印象很不错。 周末,小雨,成都——崇州——道明镇,清风车影,风雨兼程。道明的乡村公路上,车很少,人也无多,细雨纷纷里,景物朦胧而婉约,仿佛天地都抹了一层这个时节特有的静穆,宛然一副杜牧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”的“清明雨”图。 没有碰到一个看菜花的人。杨虎说,菜花文化旅游节本来明天也就结束了,再加之下雨,自然就没人来了。我说,“乍暖还寒晴复雨”,清明前后天气就是这样,明天也许会好。俗语说:谷雨要雨,清明要明。何况“道明”二字,含有引导、明朗之意,明天定能晴好。 车到道明镇,已近中午,午餐安排在一家叫“向阳饭庄”农家乐。主人是性情中人,把餐桌摆在了屋外的坝坝头,这样一来,四周菜花相拥,空中细雨霏微,氛围轻松自然,不远处还看到几座林盘,乡土野趣颇浓,众人皆称好极。油菜花和竹林盘,如诗亦如画,质朴的自然之美,典型的川西情调。年轻的李镇长热情地说:“今年道明首届油菜花节的主题是‘赏山间菜花品乡村美味’。把你们请到这里来,就是要让朋友们亲身感受我们地道的道明乡村饮食风情。”菜品甚丰,咸淡得当。道明咸肉、白塔湖鱼、红油土鸡片、蒜泥胡豆、椿芽煎蛋,还有几样时令野菜,都是当地土产,做工精致,品相亦佳。果然资格的“乡村美味”也。 边吃边聊中,镇上的陈书记向我们介绍了道明镇的地方特色和风土人情。道明镇是个以竹编著称的小镇,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国家授予“竹编工艺之乡”。道明竹编这一传统特产,距今已有300多年的编织历史,竹编工艺在这里广为普及,今天全镇仍有30%以上的农户从事竹编工艺和生产。2007年,道明竹编已被列入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。目前,道明镇正在着力规划打造“竹编之乡”产品与文化博览园、乡村旅游联盟观光游览区、生态林盘景观系统等“创意农业及乡村旅游产业”。 饭后休息片刻,我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参观了道明镇几个竹编传承人的竹编工艺制作,以及他们的竹编工艺品。道明竹编制品款式多,可实用,可观赏;艺术竹编如壁挂、花插、凉冒、仿古家具、各式花瓶、竹丝彩绘等,造型新颖别致,清秀典雅。上世纪八十年,道明镇有4个工艺精湛的竹编艺人,先后到了哥伦比亚、牙买加、格林纳达等国家传授竹编艺术,道明竹编技艺蜚声海外。 竹编艺人精制的工艺品让我们流连忘返,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暗。六点钟,主人宴于竹艺客栈。所食道明火锅鸡、蒜泥腰片、姜汁肚片、糖醋排骨、香菇乌鸡汤、崇州叶儿粑,也是地方特有美食。 晚上宿于一乡村酒店。除了我们,整个酒店没有其他人,于是我们每人独睡一间房,互不相扰。酒店设施一般,但因其有淋浴,有抽水马桶,就显得干净,让人睡得放心。乡村旅游,除了自身的先天资源外,餐饮和厕所最为关键,因为它们最影响人的心情。前者要卫生,后者要清洁。道明镇在这上面看来是做了真工夫的。 乡村的夜晚很静,仿佛夜得特别的深。除了院中假山上一小股从白塔湖引来的流水落入池中的声音,听不到一点声响,真的是万籁具寂,这在都市,根本无法体验到。但这样的夜与这样静,是最引人入睡的了。因此,一觉醒来,已是次日早上九点了。 走下楼一看,雨已停了,天也晴了。晨风和畅,气清景明,空气纯净,让人感觉一切都显得那么畅快,那么明透。众人兴高采烈地匆匆吃过早饭,驱车真奔白塔湖。 白塔湖是道明镇最著名的旅游景点,湖三面环山,湖东山项有禅院,院内有座隋代白塔,塔影映湖中,故曰“白塔湖”。静悄悄的环湖路上缓缓而行,游人很少,我们从树丛中望去,湖面广阔明净,湖中岛屿葱绿,鸟鸣之声不断。一直陪同我们的肖俊主任介绍说,崇州正准备将这个湖打造成“蜀州西湖”,使白塔湖成为“成都人的西湖”,并与在其周边其他风景连接,遍植百种竹类,形成林盘与水景相映成趣的百里竹溪水乡独特风景。 车转过一个山头,突然,一条笔直、宽敞的公路出现在我们眼前。肖俊主任指着这条公路给我们介绍说:这条路叫重庆路,是由重庆市在5.12大地震之后援建而成,是四川灾区最美的一条乡村公路。它是一条连接崇州多个乡镇的应急通道,同时它也是崇州的一条旅游线路,它将串起怀远古镇、街子古镇、九龙沟、鸡冠山、花果山、白塔湖风景区等。 我们在娘娘岗隧道口停了下来,在两旁大片油菜花的映衬下,重庆路格外显得雅观、气派。路的两旁全被连片的油菜花覆盖,一望无际,跌宕起伏,流金溢彩,灿烂夺目,在葱茏的绿色林盘掩映下,它们缘山坡渐次绵延开去, 微风拂来,犹如金色的花海掀起阵阵金色的波浪,清香四溢,仿佛空气中的每一颗分子都充满了的芬芳,让人心醉! 车过娘娘岗隧道,又是成片的油菜花映入眼帘。肖主任指着左边的山梁说,这是无根山,山上原有清代爱国名将、陕甘总督、一等昭勇侯杨遇春陵墓。陵墓占地30亩,由神道、陵墓、碑亭、祠堂组成,是一座气势非凡的陵园古建筑群,1967年毁于“文革”。 肖主任的介绍,令人感叹。陵墓虽然毁了,然而今天的崇州人仍以昭勇侯为家乡的骄傲。崇州山川秀美,人才辈出,一时的风狂,终抹不去人们对先贤的崇敬,反而是那些生前享有过高尊严者,死后却成了人们耻笑之目标,历史的辩证法就是如此。 (罗敏,作家,四川省政协报编辑。) 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崇州蜀鑫信息 ( 蜀ICP备12004464号-1|51018402000053 )

GMT+8, 2024-5-31 09:12 , Processed in 0.451305 second(s), 15 queries , MemCache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